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3-12-05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上周,騰訊以2.5億元版權費,讓第三季《中國好聲音》的獨家網絡版權重回價格高位。而在周末召開的第六屆中國版權大會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版權運營與保護”更成為人們熱議的主題。作家、出版社、網站、運營商……,在新的傳播生態下,版權產業鏈的上下游都開始覺察并探尋著一種趨勢變化——
版權就在你我身邊
當你用手機瀏覽電子書,那涉及到圖書版權;當你從網上下載歌曲,那涉及到音樂著作權;當你興致勃勃通過視頻觀看世界杯,那又涉及體育賽事轉播權;你已習慣舉起手機拍下看到的一切,即時發布到微博或微信上傳播,那也與版權相關……。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尤其是隨著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版權”已滲透到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如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所說,“生活有時候比我們的頭腦走得更快、更遠”。在信息傳播碎片化和時間利用碎片化的時代,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欣賞作品和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也為版權產業培育出眾多的新增長點。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國手機音樂、手機視頻、手機游戲、手機文學的用戶規模,比2012年底分別增長14%、18.9%、15.7%、12%,保持了相對較好的增長率。
“2012年,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549億元。其中移動游戲市場規模35.7億元,移動閱讀市場規模54.2億元,移動音樂市場規模27.2億元。”騰訊終身榮譽顧問陳一丹表示,未來3G、4G、wifi技術的發展和版權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將帶給人們更好的體驗。
在融合中創造價值
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認為,互聯網虛擬、開放的特性,為版權與移動互聯網的“親密接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挑戰之一,數字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讓信息、作品復制和傳播變得更容易,由此帶來低成本盜版作品對正版作品的沖擊。挑戰之二,產權歸屬的問題更加復雜,版權內容、形式變化多樣,交易方越來越多,作品涉及的權利主體更加復雜,網絡版權歸屬缺乏可遵循的標準。挑戰之三,維權成本較高,著作權人訴訟維權取證困難,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
然而站在運營商視角觀察,陸益民認為,移動互聯網終端有ID,一人一號有所對應,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版權的保護和收費要比在互聯網時代更加容易。
中國音樂家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沛東同樣看好正版音樂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運營方面,正版音樂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可能會好于在傳統互聯網的發展。傳統互聯網習慣免費,而移動互聯網上用戶的付費習慣已經形成”。
無論在互聯網時代,還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版權產業要想進入良性運轉,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贏,協調好各方利益,建立起良好的分配格局。只有各方都積極參與模式創新,共同把“蛋糕”做大,才能實現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這其中,創作者作為核心內容的創造主體,他們的利益尤其需要重視。
“2012年移動互聯網音樂爆發式增長,但只有少數移動互聯網音樂經營者向唱片公司支付了不超過4000萬元的版稅,這其中付給作者的就更少了。”徐沛東表示,音樂人報酬若能得到保障,將會有動力和能力創作更多、更好的音樂作品。
為版權“保駕護航”
“互聯網是版權保護的核心區,也是網絡侵權的重災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秀軍直言,“一方面,一些網站和個人盜取他人作品據為己有,網絡版權屢被侵害。另一方面,一些版權人維權意識薄弱,有的甚至將別人的侵權行為認為是對自身的宣傳,造成網絡侵權行為更加泛濫。”
信息、作品的復制和傳播方式正在發生改變,給版權立法、司法、行政執法等工作帶來了更加嚴峻的沖擊和挑戰。
然而,難點也意味著機遇。“從全球看,管理和保護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越來越成為一國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選擇。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已經或將把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產品作為資產加以管理,納入其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充分表明各國對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的重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蔣建國說。
他告訴記者,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相結合的雙重保護,是我國版權保護的一大特色。“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我國已基本建立起了一整套既符合國情又與國際規則接軌的版權法律制度,在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知識產權戰略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蔣建國表示,“我們希望積極運用版權社會性屬性,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充分發揮廣大著作權人、集體管理組織、各市場主體和相關行業協會的作用,形成版權管理和保護的強大合力。”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