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3-11-28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7日有媒體稱,今日將會正式發放4G牌照,但僅限于TD-LTE牌照,至于FDD-LTE牌照何時發放,尚未有具體時間。就算此消息并不準確,根據工信部“年底前正式發放”的權威說法,距離真正發放的日子也屈指可數了。
艾媒咨詢在《2013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中指出,2013年上半年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經突破5億大關,2013年年底這一數據將達到5.7億。在智能化大潮下,中國手機網民用戶規模已經逐漸逼近PC網民規模,預計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將超過整體PC網民規模,手機第一上網終端地位將更為穩固。這是4G從終端到應用高速發展的基礎。
與2G和3G時代不同,4G產業鏈具有兩個特征:鏈條縱向延伸、不斷有新的市場主體和價值創造者加入、橫向深化分工和擴展協作伙伴,提升每個環節的價值形成力。而從去年到現在,隨著4G呼聲的日趨高漲,各方的試探、準備和博弈也不斷達到新的高度。“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牌照一經發放,相關產業鏈將立即“開跑”。
4G牌照已近在咫尺,相關鏈條上,除了三大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以外,還包含哪些企業?他們目前有何動向?國外目前的4G布局是怎樣的情況?
首先,國內如果發放牌照,三大運營商統一獲得TD-LTE牌照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我們先了解一下其與FDD-LTE這兩種制式。
FDD-LTE是在分離的兩個對稱頻率信道上進行接收和發送,用保護頻段來分離接收和發送信道。FDD-LTE必須采用成對的頻率,依靠頻率來區分上下行鏈路,其單方向的資源在時間上是連續的。FDD-LTE在支持對稱業務時,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頻譜,但在支持非對稱業務時,頻譜利用率將大大降低。
TD-LTE靈活支持1.4,3,5,10,15,20MHz帶寬,下行使用OFDMA,最高速率達到100Mbits/s,上行使用OFDM衍生技術SC-FDMA,在保證系統性能的同時能有效降低峰均比(PAPR),減小終端發射功率,延長使用時間,上行最大速率達到50Mbits/s。TD-LTE不需采用對稱的頻率,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頻段,在簡化系統設計的同時提高系統性能,頻譜利用效率較高。
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LTE雖已走出國門,但其與LTE FDD的差距卻正被迅速拉大。一是因為FDD-LTE產業化起步比TD-LTE早;第二是因為FDD-LTE有比較傳統的營銷模式,像GSMA、NGMN這種傳統的方式在全球推廣的力度比較大。因此海外很多傳統的FDD運營商都采取了未來向FDD-LTE演進的策略,這就使得更多的運營商、設備商加大投入力度。反觀TD-LTE,首先是受制于中國牌照發放,產業化起步比較晚,其次TDD是從3G才開始進入到移動通信的領域,全球對其認知度相對有限。但隨著數據需求的增大,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外電信運營商也選擇了TD-LTE這個制式,與FDD的差距正在縮小。
了解了這兩種制式,我們再來看一下頻譜分配的情況。
在移動通信領域,頻譜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沒有合適的頻段,通話和數據下載就無從談起,且頻段資源是否足夠好,都會直接影響手機通話和網絡傳輸的表現。因此,頻譜的劃分,或許能決定未來的產業發展格局。而4G網絡是通過無線電波進行信息的傳輸,而無線電波則具有不同的頻率,每一塊頻率范圍可以劃分成一個頻段,也可以稱之為一個頻譜。一般來說,300MHz-30GHz的頻譜適用于無線通信和無線網絡。
最近國內TD-LTE頻譜規劃情況已透露,具體如下:中國移動1880-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中國聯通2300-2320 MHz、2555-2575 MHz,中國電信2370-2390 MHz、2635-2655 MHz。從目前安排來看,中移動共獲得130M的頻譜資源,遠高于電信和聯通。這也與中移動作為TD-LTE主導運營商的地位相稱。
劃分了頻譜,現在這三大運營商有何動向?
據知名電信專家李進良教授在文章中介紹,最近這兩個月來,三大運營商對未來4G都在摩拳擦掌,積極籌備。首先是中國移動正在推進其雙百計劃;招標20萬個基站部署100個城市,采購100萬終端提供試商用。盡管4G網絡尚未正式試商用,但廣州和深圳兩地的中國移動分公司日前就快人一步,已率先搶跑,在十一國慶前啟動4G放號工作,開始接受用戶預約4G月費套餐。緊接著青島移動4G網絡于11日正式開放,市內四區各大移動營業廳均可辦理4G手機及高速上網業務,首日辦理客戶已逾千。試商用的初期,就顯示了下載電影不到一分鐘的極速、只要一個“小盒”WiFi隨身攜帶方便、辦理業務無需換號手續簡單、套餐資費優惠等等優于3G的特色。中國移動目前制定的4G資費將給予用戶更多的數據流量,對比三大運營商現行3G資費發現,其4G平均資費水平要低于3G。如果試商用和正式商用時,中國移動能保持這樣的4G資費,或者更低資費,將迅速吸引大量用戶使用4G網絡。這將有助于中國移動未來發展,并有可能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造成不小的沖擊。
中國電信在2013年7月份開始籌備LTE 設備招標事宜,委托中國電信設計院(廣州院)做招標的準備工作,在7月底形成招標的初步方案,8月30日中國電信向設備廠商發出招標邀約,9月11日回技術標,9月22日廠商回商務標,9月30日中國電信向各廠商下達招標結果通知(各企業已按相關通知備貨,并即將發貨)。從中國電信公布的招標結果看,這次設備招標總規模大約6個萬基站。其中,近5萬個LTE FDD基站,1萬多個TD-LTE基站,比例約為4:1;從載頻數看,共招標14萬多個LTE FDD載頻,不到3萬個TD-LTE載頻,比例約為4.8:1。其中LTE FDD做廣域覆蓋,涉及全國30省、直轄市共60個城市,采購LTE FDD/CDMA200/GSM/WCDMA四模手機。而TD-LTE網絡僅做城區熱點覆蓋,涉及全國30個省、直轄市共56個城市;僅采購TD-LTE數據類終端。
影響所及,中國聯通也坐不住了,開始籌備下半年著手LTE設備招標事宜,在電信招標結束之前,聯通計劃今年建設1.5-2萬個TD-LTE基站,受到電信LTE設備招標的影響,據悉目前已經把TD-LTE基站招標規模減低為1萬個。
運營商已制定了4G資費套餐,那么終端廠商又準備得如何了呢?
上月,工信部已給三星、索尼、酷派、中興4家廠商的TD-LTE制式4G手機發放了通行證。此前屢次拒絕中移動的蘋果,也在iPhone 5S上增加了TD-LTE功能,有傳言說,中移動下月18日將推出TD版iPhone。另外,如諾基亞、華為、聯想、小米、魅族、金立、OPPO、VIVO等國內廠商,也正在緊密籌備4G手機。4G牌照發放后,最先獲益的手機廠商都有哪些?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4G時代,智能手機將完全取代功能機,數據和語音也會徹底分離,一直困擾運營商的信令通道問題也將化解,如騰訊微信等增值應用將會大量涌現,手機新功能如體感,3D也會隨之推出。從歷史上分析,3G牌照發放后,獲益的順序依次是硬件廠商、運營商、增值服務商,4G時代也不會例外。姜奇平認為,從與運營商的關系、成本優勢、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4G牌照發放后,像國內的中興、華為、酷派,國外的三星都將最先獲益。
零點研究通訊行業咨詢總監曾韜則在與IT商業新聞網連線時,給出了華為和中興將最先獲益的答案。他對記者分析說,聯通和電信目前建設4G的愿望并不強烈,相比之下,中移動在3G上吃虧,因此在4G上是希望扳回的,另外牌照和制式的分配和發放也是一種政治任務,所以牌照發放后,重點首先就會集中在TD-LTE上,那么開始時也會以國產手機為主,因為中移動也有義務在這方面扶植國內廠商。
曾韜認為,由此推論的話,華為中興將會最先獲益。原因是這兩個廠商除了手機外,也研發芯片。在別的廠商均要從高通等芯片廠商購買產品的情況下,華為和中興在產業鏈上面具有明顯優勢。因此,他們會成為第一撥受益者。曾韜表示,第二撥受益者就是蘋果和三星。“中移動推動TD-LTE,沒有國外大廠的支持也是不行的”,“第三撥就是像諾基亞、小米等這樣的廠商,小米一直以來走高性價比路線,如果推出支持LTE的手機,可能會成為黑馬,而諾基亞畢竟還有影響力在,也會抓住LTE這個機遇”。
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認為,相比于LTE-FDD的相關產品,TDD的手機產品還是過少,華為和中興也未必會最先受益。如果蘋果和中國移動合作,下月能推出移動版iPhone 5s和5c的話,蘋果會成為最先受益者。
王艷輝認為,對蘋果來說,中移動是其未曾合作過的最大運營商,旗下蘋果的潛在客戶眾多,反過來說,支持TD-LTE的蘋果iPhone 5s和5c也對中移動的全球通等高端用戶構成吸引力。但三星的LTE機型相比之下吸引力就要弱不少,畢竟其一直與中移動進行合作,用戶換成三星手機的需求也并不強烈。
在4G手機的關鍵組件——芯片這里,也正展開著一場爭斗。
在4G芯片研發上,高通同樣走在最前面,目前手機企業推出的TD-LTE版的手機中,絕大部分都采用了高通的芯片。在中移動2013年的TD-LTE終端采購中,高通是最大的贏家,超過六成的終端采用了高通的芯片。中國本土芯片設計公司展訊、華為海思還需要晚些才能拿出自己的芯片。
上月,高通在紐約舉行的分析師日上強調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認為中國數據網絡的升級意味著高通可以供貨芯片,并從中國移動收取授權費。但最近國家發改委對高通啟動了反壟斷調查,TD-LTE的專利費高通能不能收,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IHS中國電子研究總監王陽稱,高通制定了游戲的規則,但中國有自己的游戲規則,TD-SCDMA的規則就是中國自己定的,TD-LTE的規則還沒定好,調查就增加了談判的籌碼。
經過3G時代初期的一番掙扎后,聯發科大有與高通一較高下之勢,步入4G時代,兩者差距也在不斷縮小。聯發科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稱,聯發科28納米制程的五模十頻(支持LTE-FDD/LTE-TDD/WCDMA/TD-SCDMA/GSM)的LTE 4G芯片將在年底正式推出,到明年一季度就可以實現終端量產。
但據說,國內芯片市場今后會非常熱鬧,國家會大力扶植集成電路產業,包括會重點扶植IC設計、晶圓制造等,扶植自主CPU設計,重點支持逾十家企業做大等等,其中像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展訊通信這些都包括在內。對于高通和聯發科來說,這些廠商都是不確定因素,他們獲得了支持,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給其狠狠一擊。而且他們還有結盟的危險。
在4G這條產業鏈上,還有很多“低調”的廠商,他們也會從中受益。
電信規劃設計公司:富春通信
射頻供應商:大富科技、武漢凡谷
無線終端天線供應商:碩貝德、信維通信
測試廠商:世紀鼎利
網維、網優廠商:三元達、三維通信
CP/SP提供商:北緯通信
最后,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國外4G的發展情況
自2009年,瑞典推出首個LTE試商用網絡后,4G商用網絡在全球發展趨勢迅猛。據悉,全球已有81個國家部署了213張4G商用網絡。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稱,至2017年,全球超高速移動網絡連接將超過10億。快速增長意味著,未來4年內4G網絡將覆蓋全球1/8移動用戶,而2013年底4G網絡用戶為1.76億。2017年將有500個LTE網絡服務于128個國家,數量較現在翻一番。
GSMA表示,驅動4G網絡增長的因素有很多,如:提高移動運營商頻譜分配效率,提供平民價的4G配套設備,通過稅費手段促進高速數據服務的普及等。
調研數據顯示,在美國,LTE網絡覆蓋率已經達到90%,美國擁有的高速移動網絡連接幾乎占全球總量的一半。然而,隨著LTE在主導市場中國和印度的發展,2017年亞洲LTE網絡連接有望猛增至全球總量的一半。
(來源:IT商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