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3-11-18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交易額55秒突破1億元,38分鐘突破50億元,24小時突破350億元!阿里巴巴天貓商城打造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創下了網絡購物的奇跡!奇跡的背后,意味著淘寶、天貓、支付寶交易系統順利完成了大考。這些由國產服務器、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基礎軟件等構成的交易系統,其先進性已領先于全球其他競爭對手。
今天,龐大的網絡購物需求催生了電商們對IT支撐系統的高要求,也催生了我國軟件技術和產品的快速進步。不久前,《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出臺,我國軟件產業迎來了更大的創新發展機遇。
信息消費政策是及時雨
“意見”的出臺,對于我國軟件產業來說,不啻于一場及時雨。
當前,我國軟件產業發展面臨3個主要的難題。技術難題。軟件產業起步晚、積累少、底子薄,加上研發創新能力不突出,導致核心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一直沒能得到明顯改善,產業自主可控性不強,技術進步始終難以擺脫“跟隨式”發展路徑。
市場難題。一方面,“先入為主”使國外軟件具有鎖定效應,給我國軟件進入市場帶來了應用門檻。另一方面,內需拓展未能與產業發展同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產業的發展。
用戶難題。軟件是知識的載體,我國產業發展、知識積累等還在進步的過程中,用戶應用能力不足也限制了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
面對這些難題,如果沒有國家政策和大環境的刺激,按正常的產業發展軌跡來走,我國的軟件產業仍會在荊棘路上踽踽前行。當前,國務院促進信息消費政策出臺,快速增長的信息消費即將迎來高潮,同時也帶動了對軟件產品和服務的投資與消費的雙重需求。
如何利用促進信息消費的政策帶動軟件產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表示,政府將抓住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重大契機,以市場驅動、應用牽引、創新支撐、融合擴展為主線,以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做大做強、提高對信息消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服務能力為目標,在培育新興業態、提高供給水平、完善消費環境上下更多工夫。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認為,信息消費具有帶動性強、滲透性強的特點,如果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的政策措施能夠真正落地,將對許多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
軟件產業迎來新機遇
當前我國軟件產業正處于向互聯網轉型的時期,中科院院士梅宏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我們正在走向以互聯網及其延伸為基礎設施的、以大數據及其應用為重要特征的、人機物融合的“智慧”時代。
在這個時代,傳統的軟件企業業務發展進入瓶頸期,在新技術的沖擊下亟須尋找新的突破口。從最近幾年的財報來看,傳統的知名軟件公司年收入增長率持續放緩,而且還有下降的趨勢。2013年前3季度,用友軟件收入負增長3.5%;2013年上半年,金蝶國際負增長4.5%。
在這一趨勢下,“意見”提出要鼓勵智能終端、智能語音、信息安全等關鍵軟件的開發應用,面向企業需求,突破核心業務信息系統、大型應用系統等的關鍵技術,開發基于開放標準的嵌入式軟件和應用軟件,加快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執行管理系統(MES)等工業軟件產業化。賽迪智庫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研究所所長安暉認為,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推動本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的應用普及,傳統軟件企業的服務和產品的用戶認知度、認可度和應用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從而持續地推動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
另外,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潮流下,傳統軟件公司還應該向云的方向、移動的方向、網絡的方向轉型,融合發展,催生出更多新興業態。海比研究總裁曹開彬表示,傳統軟件公司轉型有三個方向,一是成為開發服務外包商,二是成為公有云運營商,三是成為專業領域服務商。
“意見”指出,要培育新興信息服務業在內的信息消費需求,推動網絡信息技術與服務模式融合創新、云計算服務更加商業化,加快北斗導航與地理信息服務、位置服務的融合發展等等。
信息消費政策將進一步催生新興業態的發展,給傳統軟件公司、軟件產業轉型提供更多市場機會。安暉表示,軟件服務領域正不斷培育出新的消費熱點,孕育出云計算服務、物聯網服務、動漫游戲等新的消費需求。據估計,到2015年,我國云計算產業鏈市場規模將達7500億至1萬億元,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動漫產業產值將達到1775億元。
把握技術應用和安全
對于當下信息消費需求、投資及政策帶來的機遇,軟件企業如何將之轉化為真實的機會?
技術仍然是關鍵。互聯網正深刻改變軟件開發方式、服務方式和使用方式,但是互聯網及其延伸所帶來的軟件產業變革和軟件技術創新還處于起步期。梅宏認為,當前應選擇尚未形成技術定型和市場壟斷或技術競爭門檻相對不高的熱點領域入手,如新型網絡計算操作系統和相關工具、移動終端操作系統、軟件可靠性保障技術和工具等,并遵循軟件技術包容式發展的基本規律,以開放、兼容、分階段的技術路線,從外到內,從易到難,逐步實現互聯網時代核心軟件技術的自主可控。
此外,應用是拉動需求的關鍵。記者注意到,智能終端的消費拉動了絕大部分的個人信息消費。在運營商的營業廳里,咨詢話費換手機活動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小米手機在“雙11”達到破億元銷售額也只用了33分鐘。可以看出,智能終端的吸引力來自軟件而不是硬件:系統是否流暢?應用是否有意思?要想贏得消費者的心,安暉認為,企業應加快推動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及相關應用軟件的開發,加快推進軟件與傳統家電產品間的融合發展,豐富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消費的內容和廣度。
當談到技術和應用的關系時,梅宏表示,應建立應用模式(或規模)驅動的,開放、自主、可控的產學研用生態系統,并通過核心技術的適時替換和演化來健全整個生態系統,支撐并促進泛在網絡時代我國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
信息消費的增長給信息安全和保護帶來挑戰,但同時也給軟件企業帶來新的機會。網秦首席安全官嚴挺透露,在應用商店中,手機安全類應用的下載量一直較為平穩地處于高位。天融信副總裁李宗洋認為,未來面向IPv6的信息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將獲得巨大的成長空間。
(來源: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