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3-10-09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發展快車道。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藝術品市場的報道屢見報端。今年3月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和世界著名藝術市場信息公司Art Price聯合推出的《2012年藝術市場報告——東西方之間的對話》顯示,2012年中國藝術品成交總額達到50.69億美元,超出排名第二的美國17.32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個連續三年保持龍頭地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
“世界第一”的光鮮背后也有一些事實讓人隱隱有些不安。據歐洲藝術基金會TEFAF和Art Price出品的報告顯示,中國藝術品市場份額中拍賣市場“獨占鰲頭”,貢獻率高達35.3%,遠遠高于美國17.2%的比例。在西方發達國家,包括畫廊和藝博會在內的二級市場才是藝術品市場的主體,而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不僅嚴重“瘸腿”,而且天價拍品比西方市場高出48%。藝術品消費在中國成了“富人的游戲”,以至于當一個個天價拍品橫空出世,一個個中國紀錄、亞洲紀錄甚至世界紀錄被打破的時候,很多人不禁發出這樣的質疑:這件事跟我有關系嗎?一位多年從事文化產業研究的學者曾感慨,別說一件藝術品上億,就是幾千萬、幾百萬,跟普通人的生活有關系嗎?
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整體發展降速,同比2011年下滑15%,業界紛紛發出警示的聲音。事實上,當泡沫存在、問題不斷時,藝術品市場的“世界第一”完全不值得我們大呼小叫;當去除水分、回歸理性時,中國藝術品市場哪怕繼續降速也不需要我們長吁短嘆。要讓藝術品市場長期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要讓藝術品消費真正地與大眾有關,要讓“藝術為人民服務”,而不僅僅是為人民幣服務。
中國藝術品市場缺少一個能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的生態。買價值過億的藝術品是消費,買一幅版畫也是消費,盡管前者產值比后者高,但對于一個社會來說,形成過億的版畫消費所惠及的人群,意義遠遠大于一件過億藝術品的消費。早在1999年,以“買得起的藝術”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廉價藝術品博覽會就在倫敦誕生。發展至今,倫敦的廉價藝術品博覽會已經擴大到有120家參展畫廊參展,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廉價藝術品一級市場的龐大。
在首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上,既有面向高端消費群體的金秋文物藝術品拍賣月,也有為中端藝術品消費者打造的藝術品展銷,還有最普通的消費者也能買得起的藝術衍生品。而在藝術品拍賣月的拍賣活動中也推出了多層次的拍品,不少面向大眾的拍品降低了拍賣門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參與拍賣的樂趣。希望這樣的嘗試越來越多,讓藝術品消費不再是少數人的專權,讓不同收入的消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消費市場,讓藝術市場“世界第一”跟我們每一個人都相關。
(來源:北京商報)